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职业演员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27 00:21:17
阅读 212
职业演员

「演员」不是名利场,而是现实职场。

真实的成长在这里发生。

从紧张升级的赛制开始,或笑或泪每天都在《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上演。

进程过半,关乎「命运」的晋级、待定或淘汰逐渐明晰起来。

一段经典剧目,一至两位搭档,一个完全还原片场实景的舞台,手握不同定级卡的演员们轮番登场。

十几分钟的表演,支撑起了演技、评级亦或演员这一群体内部「阶层」间的转换。

初评级时的准入姿态,由过往的「工作经历」决定。

今年,第二季《演员请就位》首次引入制片人评级制度。

根据多维度的市场评定标准,演员们的价值,用不同标签所表示。

这档综艺节目为「职业演员」四字提供了最佳场景。

沙发、靠椅、冷板凳,浓缩着演员行业百态和层级。

在这里,诠释角色的能力固然重要。

但在市场的规则之下,各就其位的意义被迅速放大。

流量、舆论和演技合力,作用出一个演员的“职场价值”。

比如,40+的女演员们选择坐在一起。

她们通常不被角色定义,演技拿得出手,但依旧要面对“外界对年龄和名气的考虑”。

综艺语境中“学员-导师-观众”的三角关系也被打破。

直面相对的两大阵营——导演与演员,形成了天然的「上下级」关系。

演员演戏,导演讲戏。

前者要在节目中再次证明自己,而后者拥有选择演员进组的权力。

极致高压的竞争背后,性格迥异、履历不同的演员们,在统一的比赛规则和不确定的发挥之间较量。

等待他们的最好的故事结局,是拿到9张决赛入场券——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晋升,到这里才算完成。

明星光环由内而外发散,身处其中的人才明白职场的残酷。

这是一个要求精进、历炼、用功的职业,放慢脚步与快速淘汰划起等号。

演员们怀抱不同期许而来,或挑战自我,或寻求机会,或等待职业生涯少有的「翻红」。

01

在《演员请就位》节目中,不止一位演员提到过“学习机会”四字。

三两个月时间之内,一档节目承担了还原行业现状的重任,而演员本人要学习成长。

向导演,向前辈,也向比自己年轻的演员。

拿到《梅兰芳》这场戏,身边的朋友们问黄梦莹,“你希望谁演福芝芳”。

几乎没有犹豫,黄梦莹说出了温峥嵘的名字。

经验告诉黄梦莹,《梅兰芳》角色难演,剧本深厚,只有演技上佳的演员才“接得住”。

竞演中关于“竞”的那部分,被她暂时忘在脑后。

她不在乎自己会不会被温峥嵘比下去,但是笃定,“短短一天半,学到的可不比拍一部戏三个月少”。

黄梦莹说——梦想成真——当她得知温峥嵘演福芝芳。

拿到剧本的那晚,两人只顺了一遍台词。

她们互相承诺,第二天脱稿排练。

再见面时,黄梦莹已经写完了“孟小冬”的人物小传,还捋清了角色关系。

时间仓促有限。

从排练到预录,节目组只给了3小时。

当时,温峥嵘对台词和走位的理解已经形成了完整清晰的表演模式,黄梦莹说,相比之下自己的就还有些模糊。

一遍遍地和同门大师姐研究,如何转身、如何抬眼。

预录最后,“孟小冬”泪流满面,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地鼓起了掌。

但两人仍觉得,“不好,太过了”。

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情绪上的较量此进彼退。

最终,cut定格在了“孟小冬”极为克制的那滴泪上。

在40位演员中,黄梦莹自认没什么流量,“也给节目带来不了热搜”。

她笑称,短短几个月的经历,就是一场“偷师之旅”。

跟演技派学成熟的表演经验,跟「流量偶像」学努力的那股劲儿。

事实上,30岁的黄梦莹,「成为演员」已有8年。

直到加入嘉行传媒,这家著名的演艺经纪公司和内容制作公司,有着杨幂、迪丽热巴、张云龙等知名演员,她都一直是那个“泡在蜜罐里的女孩”。

考大学、签工作,一帆风顺。

曾经最出名的故事是被杨幂团队看中。

周围同学青涩懵懂,她接了第一部作品《盛夏晚晴天》。

但被幸运笼罩的副作用随之而来。

连妈妈都批评她,“你戏演得不好”、“重新考虑演员”。

黄梦莹多少有点后知后觉,才意识到原来其他人遥遥领先。

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活在别人的鼓励和保护中。

” 之后,黄梦莹买书、看电影,找优秀的同学排大戏,不再接戏进组。

这种状态从校园延续到职场。

从2017年开始,黄梦莹累积着,学了很多表演相关的课程。

笔记本攒了厚厚一沓。

疫情期间,她在电影学院线上辅修编剧。

黄梦莹说自己逻辑性不强,上这个课帮助太大了。

“至少理清角色关系,才能跟导演聊剧本。

很多人记住黄梦莹,是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开始。

那时候,公司希望黄梦莹出演反面角色素锦。

黄梦莹看过原著,她说,“这个素锦真讨厌,我可以不演吗?”

经纪人劝她不要太过主观。

素锦对于演员来说,是很好的机会。

“我冷静地想想,老师也说过,挑战一些角色才能提升演技。

老说自己是“笨小孩”的黄梦莹,还是用了最笨的办法适应素锦。

“我每天都拉着经纪人陪我对词,她后来吐槽说我快陪你对吐了。

” 黄梦莹还随身装一面小镜子,没事儿就自己“挤眉弄眼”,“进组之前,我一定要练出坏人的小眼神。

2018年,电视剧《重启》开始筹备。

黄梦莹在《逆流而上的你》杀青前夕,接到了剧组的角色面试邀请——哑女。

她答应下来,学手语,并“开玩笑地说”:“虽然会说话的都还演不好,但还是挺愿意去挑战。

”面试之后,她凭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哑女这个角色。

连续两年,《演员请就位》都将黄梦莹往前推了一步。

去年,第一季节目找到黄梦莹,她特别坚决,“不去,不自信。

彼时的不自信来源于公司组织的表演课和节目的量级。

表演课是和签约的新人一起上,黄梦莹一开始“很拧巴”,很多演技上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这时正好接到了节目组的邀请,她对自己说,“我还不配站在那个舞台上,这怎么就位,就不了位。

今年,当再次收到邀请时,她想明白了,决定做出更大的改变——走出舒适区。

加之整体市场环境“寒冬”,黄梦莹憋了一口气,“想让更多人看到我”。

无论何时起步,踏上演员这条职业道路,意味着光鲜背后不断的自我加码,以求在市场存活。

16年前,曹骏在《宝莲灯》里演活了“沉香”。

在那之前,他8岁习武,说服家人送自己去武校。

从第一部戏《真命小和尚》开始,机会常常找上门。

曹骏的童星之路走得坦荡,戏约都是主角。

如今,他站在《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舞台上,B级,垫底。

来节目之前,他不知道游戏规则;市场评级之后,他对最后一名的结果特别惊讶。

十多年的时间差无法为职业生涯的起伏作出解释。

但曹骏认同的是,演员的定位,就是职场。

像其他工种一样,“要拿出自己的本事,大家才会信服。

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曹骏选择了进入大学学习。

5年「进修期」,他没有一天待在剧组。

时间被用来和导师排戏,读大量电影、戏剧和表演的书。

他设想,毕业之后还能接些“有文有武”的戏,又拾起了武术。

但当他回来,发现行业没了位置,市场不再留下机会。

一切又要重头再来。

重新「成为演员」的曹骏不太挑角色。

他甚至极少回头看“沉香”。

一部戏拍完以后,直接进入下一个剧组。

虽然过得挺艰难,但可以“积累作品、积累经验。

有时候,曹骏还会主动找到导演和剧组,争取角色。

同样的诉求在《演员请就位》中也得到了体现。

在去年的另一档演员节目当中,他只演了一轮,就匆匆离开。

但他明白,参加节目意味着演绎和挑战新的角色,能够听到、学习到导演和演员们对于表演的理解,“就一直在成长的路上”。

2018年,曹骏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年计划进度表,包括看几本书、几部电影。

网友们打趣:好像有些目标并没有完成。

但习惯保留了下来。

曹骏现在依然给自己制定计划,只不过藏在备忘录里。

“做一名演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他坚持健身、看剧、学表演,还常练钢笔字。

在《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当中,残酷、激烈都已不再只用来描述竞演。

更多地,一档综艺用高强度的表现形式,还原了市场的真相。

每一位演员的故事线都足够完整,评级卡由B到S,「职场」天然赋予上升的空间。

“求生赛”里,他们不断学习、拼尽全力,甚至需要隐忍,才不会被行业淘汰。

02

从走廊到广播室,是《隐秘的角落》那场戏中,短短的一条线路。

倪虹洁没敢多走几次,她怕消耗掉为正式表演准备的情绪。

拥有20年戏龄,来到《演员请就位》第二季,“老戏骨”也紧张。

最初的紧张来自于和马苏发微信。

在此之前,倪虹洁对表演类节目一直“有信心”。

但马苏跟她说起剧本,讨论要不要改角色。

那晚,倪虹洁半睡半醒,“老做梦怎么演。

繁重的任务与紧促的时间一道,放大了「成为演员」所不得不面对的高压。

按倪虹洁的习惯,拍戏总要提前几个月做功课。

“给剧本做标记,一定会用铅笔。

看一遍,磨一遍,找最合适的表演形式。

但综艺录制周期极快。

两天之内,一对搭档就要完成从选角到表演的全过程。

刚上舞台时,排有情绪的戏,倪虹洁努力不去多想,她抑制不住想哭。

这种紧张在节目里不仅仅是表演问题,还发展为被选择、被等待和被点评时的不安。

但演员,必须能抗住高压。

2013年,倪虹洁出演《蓝色骨头》。

和崔健的首次合作完美,拍文艺片的导演们陆续都找到她。

那段日子被倪虹洁喻为“快速进步的时期”。

文艺电影的角色非常边缘,对演技要求很高。

除此之外,制作大多钱不够。

导演总和倪虹洁商量,“倪老师,一口气拍完行不行。

最高记录是37个小时不睡觉。

没钱、没时间,为了演好角色,倪虹洁看了大量参考片。

在片场,新人导演对不上焦,她越演越慢,才把台词“匀”进去。

可观的出片数量抹平了高压之下的消耗。

从那以后,因为祝无双一角而“不切实际地逛了十年”的倪虹洁,开始重新正视演员行业。

她说,“虽然很难,但是值得我努力的方向。

拿到角色许幻山,曹骏心里一沉。

他和人物的年龄、经历、成熟度都不符。

更困难的是,他的对手戏演员唐一菲是刚在节目中结识的,两人出演一对夫妻。

唐一菲是妻子、是母亲。

她相信自己是“顾佳”,很快地进入了角色。

同时,她对于表演的认知强烈,表现出的“顾佳”也更强势。

而“许幻山”几乎是在想象中完成的。

第一轮竞演时,导演并不加入,排练时布景只有几把椅子,时间也仓促。

“出轨丈夫”的形象在脑海中一遍遍过。

曹骏说自己“压力非常大”,硬撑着跟对手商量戏。

他想了无数种演活角色的方法。

比如,除过台词,他提出肢体上的推搡。

许幻山无地自容的时候,“我可能会向她下跪”、“我是不是要抽自己耳光”。

正式登台时,这些设想的桥段都没用上。

加上两人状态和剧本改动等其他因素,导演们犀利地“吐槽”了这场戏的表演。

《三十而已》之后,曹骏依旧是最后一名。

到拍《无极》时,身上担子更重了——他是三名演员中资历最长,年龄最大的那一个。

有点背水一战的感觉。

他分析了很久昆仑的性格,总结出来“单纯、简单”,所以对倾城的爱要演出真挚。

他揣摩自己就是“奴隶”。

眼神里的戏,是将爱人「拱手」的绝望。

演员们在节目中的生活,基本沉浸于赶时间、磨角色和对台词之间。

《演员请就位》为「职业演员」四字提供了合适的场景。

在浓缩的时间内,甚至比真实更残酷。

包括导演与演员的“博弈”在内,片场中的每一处因素,共同汇集成了那张压在演员们身上的网。

有段时间,网上流传倪虹洁在片场哭的花絮视频。

那是排《误杀》的阶段,她演阿玉。

拿到剧本,阿玉目瞪口呆、阿玉不知所措、阿玉吓坏了。

“前面一沓纸,没一句我的台词。

” 倪虹洁说。

没有台词的角色更难把握,她特别焦虑。

结果是,戏排了两遍,导演也否定了倪虹洁两遍。

两人对表演方法有争议,但演员又没有时间去找片子借鉴。

崩溃慢慢袭来。

在真正的剧组里,导演一直都是权力核心,演员需要完全信任和尊敬导演。

节目后期,进组拍戏正还原了这一相对关系。

导演校正表演,对角色把握是决定性的。

陈凯歌问倪虹洁,这一段戏怎么演。

“我想了好久,真的不知道。

所以我直接说,不知道。

这句话换来了导演的“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倪虹洁有点憋不住泪了。

但她告诉自己,不能哭。

后来,她在不同场合强调了好几次,“我是对自己有意见。

排戏那几天,倪虹洁像纸片人一样瘪了气。

心里委屈难受,导演还站在舞台对面。

导演对她说,“把词自然地说出来”、“这儿要怎么演”,最后是,“你演得特别好”。

她没料到被导演表扬,但确实心里的杂念慢慢在减少。

在节目的长线中,倪虹洁没意识到自己的变化。

后来,经过别人提醒,她才捋了捋“感觉”,发现一幕一幕的,心态变化特别大。

在《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最后一场戏中,导演指导她,“千万不要空场,如果这个点别人没接住,你就接着往下说。

这是倪虹洁在这个舞台上最有自信的一次。

她变得游刃有余。

一方面,她逐渐适应了舞台化的表演。

另一方面,强压之下,被打碎的信心,正在重塑。

03

陈宥维是40位演员中的偶像之一。

他第一次出场,略显尴尬的演技和由粉丝引起的话题就“捧”他上了热搜。

在偶像产业后端仍以影视剧作承接之时,更多人想「成为演员」。

本就狭窄的赛道变得更加饱和。

演员们却觉得,“竞争是真的,但行业也是开放的。

只不过,社会分层,职场分层,演员也不例外。

带着这样的洞察和理解,《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将“评级”、“抢角”概念加深。

几乎所有导演和演员都提到,希望能选到“合适的角色”。

演员的职能和定义快速分化,流量演员、功能型演员、甚至被边缘化的演员,都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工位」。

一年多以前,陈宥维在《青春有你》的总决赛舞台上,等待出道。

除过心情激动,他还在思考,“我到底要不要成团”。

陈宥维对偶像没有认知。

大学时,参加模特大赛拿了亚军,他签约进北京一家经纪公司。

陆陆续续,参演了几部“甜宠剧”。

《青春有你》前一个月,公司召集练习生训练。

那时候,陈宥维才第一次接触到唱跳。

事实上,他一直是「动作标准」的人。

演戏时,相比长远的规划,做好份内工作、多挣些钱糊口的成就感来得更实在。

后来,身处严丝合缝的选秀体制内,他不会ending pose,也没经历过一天扒一支舞。

但节目要求这样做,气氛炒起来了——出道即成功。

即使不吃不喝,“我都应该这么做。

以UNINE成员身份出道,工作继续周而复始。

职业化的标签贴在了偶像陈宥维身上。

可当他再次「成为演员」,偶像的定义又着重附加于他。

和王楚然搭戏,他们定了两个目标。

先是对手之间要建立信任感,再是和彼此的角色对话。

一切都按部就班。

两个人走台3遍,排练、磨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结果很不理想。

被“犀利地”批评过,又被选进导演组。

演完第二场戏《甄嬛传》,陈宥维依然处于评级最底层。

好像“偶像”、“流量”是他逃不过的词了。

倪虹洁也一直在面对被「标签化」的问题。

在节目中,倪虹洁说,她演过太多人的妈妈。

有大十多岁的,也有同龄人的。

其实,她最在乎的不是年龄,而是“我想演不同的角色。

比如,在倪虹洁心中,「牛美丽」的地位挺高。

那是她在《加油,你是最棒的》中饰演的角色。

一名职业经纪人。

2019年,《中国新闻周刊》采访倪虹洁。

文章题目叫“逃离祝无双”。

那时候,牛美丽的意义,在于拍戏时下了苦功夫,还有让自己逃离「无双」和「妈妈」。

行业里,倪虹洁是公认演技好的「妈妈」。

演《过春天》时,她是佩佩的妈妈阿兰。

后来,选角团队看到倪虹洁的表演,把她推荐给了陈正道导演,《摩天大楼》中的钟洁就这样和倪虹洁结了缘。

导演很信任她。

拍戏第一天,就是酒吧的一场重戏。

倪虹洁和陈正道第一次见面,他们握了握手,没多说话。

站在灯光下,倪虹洁拿着啤酒瓶,晃来晃去。

进入角色的一瞬间,「钟美宝妈妈」心里想哭想笑。

忍耐、痛苦、不舒服,都在倪虹洁身上体现了。

某种意义上,在演员这一职场当中,倪虹洁代表着能力强的「功能型演员」。

导演之间相互介绍、相互推荐,“戏演得好,人也好,那就可以合作。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中,倪虹洁三场戏,两场都是妈妈——周春红、阿玉。

她想尝试其他角色,尤其想演《我是路人甲》中的王婷。

参加完节目,倪虹洁终于有了选角色的资本。

一天之内,三个剧组找来,三个角色,都是妈妈。

但她觉得和以前不一样了,这次的「妈妈」第三场戏就出现。

“还是电影剧本,重要角色。

” 倪虹洁开心坏了。

偶尔,她会想起节目之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

比如,更多人看到了她。

演员们都得到了这种“被看到”的机会。

「职场」上的位置往往瞬息万变。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提供了一种机制:评级由低至高,等同于职业生涯充分纵向上升的空间。

前期,选角权利由导演「让渡」给演员;后期,导演基于剧情,匹配角色与「最适合的」演员。

两种办法相结合,又横向拓宽了演员的戏路。

陈凯歌执导的《过关》,是陈宥维在节目中的第三场戏。

导演发现了陈宥维动作轻巧的特点,在“逃跑”的戏份上着重加上一笔。

那段片子只拍了一条,导演就喊cut通过。

“触底反弹”。

陈宥维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导演和制片人也都纷纷把好评留给了他。

站在台上,陈宥维又一次思考起“偶像”。

内外起伏,他不希望被认为「转行」。

现阶段的他,只给自己起了一个别称:艺人练习生。

“孟小冬”播出后,认识的电影导演联系黄梦莹。

在对方的过往认知里,黄梦莹是“只能演演偶像剧”的演员。

后来,导演在电话里说:“没想到你演戏还可以,有质感,应该去拍电影。

” 看完《花木兰》,行业中有名的制片人也找了过来,“他们说,非常想和我合作。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录制结束,黄梦莹很快就要进剧组了。

拍过70多部戏的倪虹洁,也在准备新角色。

虽然暂时还演「妈妈」,但倪虹洁的状态很好。

她特别放松,有时还会开起玩笑:“参加了节目,我是不是有可能,要成为一个流量演员了。

本文内容来自三声,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立即删除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