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简历品牌推广师
职场人,别让“斜杠青年”毁了你的职业生涯
作者:君仔小编 2022/05/26 00:10:01
阅读 159
职场人,别让“斜杠青年”毁了你的职业生涯

成为斜杠青年似乎是职场人的一种选择,那么判断自己该不该成为斜杠青年的原则,我认为...

​​“斜杠青年”,是一种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

——百度百科

“斜杠青年”,是近年职场比较热门的词汇,尤其在当下“释放人性”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让职场人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贴上多重职业身份的标签,一个个斜杠选手,奋斗在通向斜杠人生的道路上!

这不禁让我回望起自己的职业生涯,过去自己不也是一名斜杠青年吗?读了四年会计专业,毕业后第一份会计工作仅持续了四个月,又进入中国电信负责校园业务,只坚持了一年,就果断杀入互联网浪潮中开始创业,建网站做推广业务在2005年的时候还是一个比较潮的事儿。

| 对我而言,真正的职业生涯才正式开始。

斜杠青年斜杠青年

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负责网站策划,网络推广,忙的不亦乐乎,对于一个会计专业的人做互联网基础业务则完全是另一个陌生的工种,遇到了太多的困难,但千金难买我喜欢,有动力就不怕。

那就学吧,于是下班后,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了阅读各种书籍,学习各种网课上,已经记不清楚熬了多个通宵。

天道酬勤,很快就适应了创业的节奏,专业知识和能力也得到极大的提高,毕竟给自己干,不需要别人督促。

在业务走上正轨后,利用业余时间我会继续钻研哲学和心理学,这是从初中就开始的爱好,真的很享受这个爱好带给自己心灵上的满足感。

|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五年。

斜杠青年斜杠青年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了一些线下人力资源培训课程,其中的人才测评模块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原来可以利用心理学知识,通过网络平台,对一个人进行测试评估。

那时感觉太神奇了,真是久旱逢甘雨,一头扎进了心理测评的研究中。

周末的时间就来到培训老师这里学习交流,一来二去,我很快成了这家培训机构的招聘测评指导师,开始从事企业人才招聘的测评咨询,逐渐在这个领域有了一定的积累。

那时我的职业身份从小微公司创业者,又增加了一个招聘测评指导师。

一身两职,休息时间自然少了很多,慢慢的精力也越来越多的倾向人才测评的咨询业务,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多,也很有成就感。

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年,在这两年里,由于精力被分散,自己的创业公司业绩每况愈下,到难以维持的境地。

而人才测评咨询业务却一直稳中有进。

一道选择题就摆在我眼前,内心非常矛盾,放弃原来的互联网业务心有不舍,如果继续,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和损失。

后来的直觉告诉我,听从内心,还是痛下决定,砍掉了建站和推广业务,专注人才测评项目。

| 那一年是2012年,我摘掉了“斜杠青年”的帽子。

斜杠青年斜杠青年

摇身一变,成了一家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人才测评技术公司。

为企业和学校提高人才测评服务成了主要业务,而互联网技术则成了我做人才测评的重要技术支撑,慢慢形成了一家互联网+人才测评的公司。

每天从事着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累并幸福着,虽然赚钱不多,但很满足。

斜杠青年对我来说,仿佛是一段并不友好的人生经历。

今天再次谈论斜杠青年,又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体会。

对于职场人来说,不能盲目的成为斜杠选手、追求斜杠人生,更要认识到“斜杠青年”的诸多误区,别让成为“斜杠青年”毁掉了你的职业生涯。

这就要求职场人,首先要学会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成为真正的斜杠青年。

| 如何判断自己该不该成为斜杠青年?

成为斜杠青年似乎是职场人的一种选择,那么判断自己该不该成为斜杠青年的原则,我认为是:不能以牺牲自己的主业为代价,而应该是成为主业的有益补充。

在这一原则下,需要考量以下4点:

· 在一个领域足够专业

达·芬奇作为欧洲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而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在绘画领域已经做到了足够的专业。

能做到足够专业,需要的不仅是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驱动自己的动机需求、兴趣爱好,支撑专业技能施展的天赋能力和适合该领域发展的性格特质。

职场中,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做到足够专业,而且是你喜欢并擅长的,是成为一个成功的斜杠青年的第一条标准。

斜杠青年斜杠青年

· 基于优势专业深度扩展

达·芬奇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底层的特质是对艺术的热爱和需求洞察,以及艺术天赋。

基于对自己优势专业的深度扩展以及独特天赋能力的发挥,达·芬奇在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土木工程等领域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诸如居里夫人,既是物理学家又是化学家;杨振宁既是物理学家又是数学家;毛泽东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又是著名的军事家、诗人;罗大佑既是作词作曲家又是演唱家等。

职场中也是如此,如若不是基于自己的优势能力、优势专业而盲目跨领域身兼多职,这样你的精力将被分散,专注力也得不到保障,那么将是样样懂样样不精,最终也将一事无成。

在一个领域足够专业的基上,能够触类旁通式的深度扩展,则是职场人判断该不该成为斜杠青年的第二条标准。

斜杠青年斜杠青年

· 成为斜杠青年的机会成本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原理是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这一原理在职场中同样适用。

成为斜杠青年就意味着要增加一项职业,而增加这项职业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放弃原来本该休息陪家人或应酬的时间和精力,从能力角度说,你从事斜杠职业需要学习技能提高能力所付出的成本。

如果你想从事斜杠职业,所需要花的时间精力过多,或需要一些你所不擅长的能力,为学习这些能力需要付出非常大的成本,那么你成为斜杠青年的机会成本就太大,换个说法就是往往会得不偿失。

经济学概念边际成本则是你想发展成为斜杠青年要考虑的第三个标准。

斜杠青年斜杠青年

· 成为斜杠青年的边际收益是否足够高

经济学中还有一个著名的理论是边际收益,意思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比如说你在公司给十位新员工做入职培训,每人收一百元,那么能收入1000元。

你的成本是:需要花两个小时,还有一些物料,办公室,灯光等,但如果再添加五个人,你的成本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或许只多出几个记录本、笔和纯净水,但你的收入增加了500元。

这就是你做这个培训的边际收益。

那么增加一个职业的逻辑,和上述培训的情形是一个道理。

从经济学上讲成为真正的斜杠青年,就必须考虑,要让自己增加一个或多个职业的边际收益递增情况,主要是衡量斜杠职业是否充分利用了已有的专业技能而无须付出过大成本去学习。

而我们上述列举的达·芬奇、居里夫人、杨振宁等例子,则是增加一个或多个职业的边际收益递增的现象。

因此,经济学上的边际效应概念则是你想发展成为斜杠青年要考虑的第四个标准。

职场人想发展成为真正的斜杠青年,以上四条,缺一不可,即不要被热门概念蒙住双眼,也要盲目追从,而是应该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引用资料:

机会成本:《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梁小民译

边际利益:《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梁小民译

斜杠青年:百度百科

内在核心优势:一个人性格、天赋、兴趣和动机等内在特质最优组合,形成一个人的内在核心优势。

​​​​

内容来源说明: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QQ:2772182309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