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流行的“内卷”是“内卷”吗?
“内卷化”是近几年来中文网络上特别流行一个词,一般用于形容某个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的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
典型的内卷现象包括高考,大学录取的名额有限,家长又都希望孩子上好大学,大家只好没日没夜地备考,形成恶性竞争。
再比如说房价,世界其他地方的房子并没有那么贵,就是因为中国非得买房的人太多,把房价推到了离谱的程度。
“内卷”这个词如此流行,以至于现在只要看起来是让人难受的竞争,就被称为内卷:程序员 996 加个班,也叫内卷。
而“内卷化”这个词之所以能这么流行,主要是“键盘侠 ”的功劳。
这些活跃在网上的国师们认为人多空间小是中国最大的问题,必然导致内卷。
那如何解决内卷呢?
键盘界在“内卷学”之后,又搞出来一个“入关学”:我们必须扩张,要像明朝末年满洲人进入山海关一样,用中国产品强行占领全球市场……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别听这帮人胡说八道。
这个所谓的内卷和入关理论没有任何新意,其实就是三个老东西:一个是囚徒困境、一个是马尔萨斯陷阱、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学课本上那一套帝国主义扩张论,都是非常简单的东西。
这帮人辜负了“内卷”这么一个好词儿。
“内卷”的本意,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现象,是个很别致的观察,可惜被中国民间思想家给误读了。
“内卷”究竟是什么含义?
最早把“内卷”这个词引入中文世界的,是一位从海外回国的历史社会学家,叫黄宗智。
黄宗智 1985 年出了一本书叫《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其中提到中国的小农经济,劳动力过多,土地又有限,形成了一个“过密化增长”。
特别是黄宗智发现,单个劳动力的产出已经出现了边际生产率递减的情况。
这也就是说投入到土地中的人越多,平均每个人就越穷,可以说已经是内耗了 —— 黄宗智把这个现象叫做内卷。
这也正是后来键盘侠使用的意思。
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黄宗智这个用法是错的。
“内卷”,英文叫 involution,最早的拉丁文写法还是康德发明的,跟它对应的词是 evolution,也就是演化。
直观地说,内卷就是“向内演化”。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刘世定和邱泽奇,2004 年专门写了篇论文(1),考证了“内卷化”这个概念的流变。
“内卷”作为一种现象,最早是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weiser)从艺术角度提出来的。
比如你看下面这张图,这是新西兰毛利人的装饰艺术。
它特点是特别精细,看起来相当复杂,有各种细微的层次。
这可是手绘的,你一看就知道花了很多功夫。
但这个复杂是一种单调的复杂。
精细倒是精细,但是精细得没有太多意思。
它就是几种模式不断地重复,没有什么创造力和多样性。
从事这门手艺的人,我们只能称之为“匠人”,不能叫“艺术家”。
因为精细,你会觉得挺厉害,这钱花的值,但是这种艺术其实没有太多欣赏价值。
对吧?
这就是内卷。
向“内”演化,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其实都是几个固定模式的重复,没有能跳出模式的创造力。
戈登威泽说,哥特式建筑艺术其实也是内卷 ——
乍一看很震撼,你们真是花了大功夫!越弄越复杂,每一个小地方都要精雕细刻,但是总是这么几下子。
简单说,内卷是低水平的复杂化。
我举个例子,微雕。
正常的画家都是用正常尺寸的纸笔作画,不管是写意还是写实,你欣赏的是画作*内容*的风格和意义 —— 而微雕,却是形式的艺术。
今天你能在鼻烟壶上写首诗,明天我就要在核桃上刻一艘船,后天他就能在头发丝上写一篇文章,完了大家都得拿放大镜看……这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精细真是越来越精细,但是你这里只有时间花费和意志力消耗,没有创造力,你这是低水平的复杂。
1963 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出了本书叫《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Agricultural Involution),把内卷这个概念引入了社会生活的领域。
格尔茨直接借鉴了戈登威泽的概念,他总结内卷就是:“某文化达到某最终形态后,无法自我稳定,也无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只能使自己在内部更加复杂化。
”格尔茨发现了印尼农业的内卷化。
印尼有个爪哇岛,土地条件很好,适合种植水稻,但是人口众多,又没有资本进来,只能让越来越多的人耕种这有限的土地。
请注意人多地少并不意味着内卷,内卷有个关键特征。
随着爪哇岛上劳动力的增加,人们对土地的耕种变得更加细致了。
格尔茨说,“对土地的使用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租佃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合作性的劳动力安排变得更加复杂”,正是这种变着法地精耕细作,“一种过分欣赏性的发展,一种技术哥特式的雕琢,一种组织上的细化”,才叫内卷化。
而精耕细作是起作用的!爪哇岛在人口增加的同时,每个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显著下降,“能够稳定地维持边际劳动生产率”。
爪哇岛上的人并没有陷入马尔萨斯陷阱。
这跟黄宗智说的事儿正好相反。
黄宗智在《华北小农》书中明确引用了格尔茨,但是他把自己描写的那个因为人多地少导致边际生产率下降的现象叫做“内卷”,恰恰是对格尔茨的误读。
黄宗智说的那个意思应该叫马尔萨斯陷阱,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核心论点,是一种对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土地产出增长速度的担心。
黄宗智想用个新词,结果他搞错了。
黄宗智在此后的著作中多次使用“内卷”这个词,都是误读。
那你可能会说这不公平!语言本来就是自由演化的,很多词汇一开始都是误读,现在既然大家都说内卷是这个意思,为什么就不能是这个意思呢?
因为那个意思没有太大意思。
事实上,黄宗智和键盘侠心目中的内卷 —— 也就是马尔萨斯陷阱,为了方便区别,下面我们称为“内耗” —— 在真实世界中很少发生。
刘世定和邱泽奇论证,黄宗智对整个中国农业历史的评估 —— 所谓“没有发展的增长” —— 是有问题的。
即便在古代,中国农业的种植结构、产业结构、分工深化也一直都在发展。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内耗式的危机不会长久存在。
如果你觉得这里已经都开始内耗了,没希望了,那你直接走不就行了吗?如果你说大家都走不了,那这个社会肯定是不稳定的,会出大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公众号罗辑思维,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立即删除
【使用锤子简历小程序制作简历】
零经验实习简历模板
21254人用过
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52754人用过
申请研究生简历模板
2324人用过
经典工作简历模板
6254人用过
投行咨询简历模板
12465人用过
产品经理简历模板
7532人用过
程序员简历模板
7457人用过
留学英文简历模板
4554人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