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优秀的内容创作写手也无法获得较好的流量?
2017年跨年的一段时间,关于微信公众号刷流量的事件被讨论得不亦乐乎。
许多微信公众号凭借刷流量工具成为各个领域的新宠,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广告收益,然后这个事件的背后也反映出内容创作者面临的矛盾问题:
一方面,在内容创作红利期渐行渐远时,很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都在思考:
如何通过真实的内容生产获得较好的流量?
如何让内容获得较高的传播量?
另一方面,如果不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脱颖而出,那么又如何获得收益?是否靠走捷径就能获取?
对于第一个方面的问题,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内容获取巨大传播或者短时间成为媒体上头条热文是所有内容创业者的理想,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
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能力,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即便你是优秀的内容创作写手。
于是,许多内容公众号在自己能力达不到却禁不住诱惑时,便会难以抑制冲动选择其他途径获取利益(如刷流量)。
为什么优秀的内容创作写手也无法获得较好的流量?原因在于社交媒体的三大主要流量方式:
一、一次流量
一次流量是来自于单客的重复“消费”
在营销学中,有一个道理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老客户所创造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原因是在于老客户的重复消费和多次消费。
同样的道理,这个时代最大的流量红利,来自于老客户的重复“消费”,这里的老客户是指你的“粉丝”、你平台的订阅和关注者。
为什么之前的咪蒙在微信公众号中推送一篇内容,只需要几分钟就能阅读量“10+”?
其原因并不在于这篇内容写的有多好,价值有多高,更多的是因为咪蒙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聚集了数百万的粉丝,他们每天都密切关注着咪蒙的动态,不断地“消费”着咪蒙的内容。
二、二次流量
二次流量是来自“泛中心化”的社群。
今天的电商以阿里、京东和唯品会为主,如2014年,电商一共是2.8万亿元的市场,其中阿里是2万亿元,京东是3000亿元。
但未来的大趋势是中心化的流量越来越少,越来越分散,形成很多中小型的“泛中心”,但加在一起,就会变成主流。
甚至有人预测,在未来,电商趋向于三大巨头的可能只有50%,其他的流量将会变得更长尾。
为什么会这样?
阿里是中心化的逻辑,所有的流量本质上都是阿里的,每一个客户本质上也是阿里的,商家只是商品的提供者,并不真正拥有客户。
所以永远需要花钱购买流量,这导致淘宝大量的商家是亏损的。
而微信建立的新生态是“泛中心化”的。
泛中心化是由很多很多小中心组成的,如逻辑思维是一个小中心,吴晓波频道是一个中心,凯叔讲故事时一个小中心……
这种以某个目的(比如兴趣、背景、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形态,我们将其称之为“社群”。
社群有很多组织星跳,大到一个垂直社交软件,如微信、陌陌;
或者中等到一个有个性的微信公众号,比如吴晓波频道;
再或者只是微信里的一个群。
豆瓣上的一个组,百度上的一个贴吧。
这些集结而成的社群越来越成为企业获取客户的重要渠道,也就是二次流量的稳定入口。
互联网品牌营销资深策划师——洪量老师说:
如果你的社群中现在有400万人了,那么就可以影响7亿到8亿人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能让你的内容在短时间内引爆。
各位企业家朋友们,你们的社群现在有多少人了呢?
三、三次流量
三次流量是来自口碑传播。
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平台,是口口相传的扩大器和加速器。
口碑化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一种合法、高效的“口碑经济”。
什么是口碑传播?
所得简单一点,就是内容消费者对你的内容进行不断地转发和分享给他人,以实现内容病毒花传播的过程。
看完整篇内容后,你对今天的流量获取之道是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呢?
【使用锤子简历小程序制作简历】
零经验实习简历模板
21254人用过
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52754人用过
申请研究生简历模板
2324人用过
经典工作简历模板
6254人用过
投行咨询简历模板
12465人用过
产品经理简历模板
7532人用过
程序员简历模板
7457人用过
留学英文简历模板
4554人用过